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我的絲路到北京44日流浪之40,洛陽

第40天 9/19(一)洛陽-約74公里
早餐:永和豆漿套餐$12(和台灣的永和豆漿差很多)
白馬寺-$35(建議出發前先了解一下白馬寺八景)
午餐:洛陽老街瑞豐園-不翻湯(全加)-$12(對面的清香園晚上才開,生意超級火爆)
洛陽龍門石窟-$100,區間車$15(單程)
洛陽老街
晚餐:鑫鑫水席園-4道菜套餐-$38+果啤$4(2人均攤,便宜又好吃)
洛阳安喜门国际青年旅舍-洗澡
住宿:特快:T232洛陽2221>北京西0608,軟臥$285(785.2公里)
盧舍那大佛

常常有人說,感覺你好像很喜歡旅行,所以到處玩,還寫了部落格。我說大錯特錯,宅男大叔根本不喜歡旅行。那為什麼還要出去旅行?這趟大陸之旅,就為了圓一個夢,圓一個國中時期讀歷史課本就開始嚮往的絲路之夢,也試圖透過旅行,讓自己封閉的人生得到新的啟發。既然內向宅男的第一次自助旅行也能一個人在在絲路闖蕩,這說明旅行真的沒什麼難的,只要你願意嘗試,或許你也會像大叔我一樣慢慢地愛上旅行。

那為什麼部落格叫做宅男愛旅行?這個愛字有因果關係的。"愛"字取台語諧音就是"要"的意思,意為宅男就是要出去旅行,就算你沒有很多錢、沒有女朋友陪,你也可以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只要你肯打開心胸走出去,你就會慢慢地愛上旅行。

早上出門前和阿俊聊了一下行程,他說這2天打算去白馬寺和龍門石窟,於是我就開始遊說他和我一起來個一日遊,搞定這2個點。遊說成功後,等他刷牙洗臉整行李,我們9點15分才出發吃早餐,比我原本預計的8點前出門差了1個多小時。

這天早上吃的是青旅旁邊的永和豆漿,這套餐偏貴,醬菜難吃,包子冷冷的,比起台灣的永和豆漿,差的遠了。大陸似乎還滿偏好永和豆漿這個品牌,到處都有山寨版的永和豆漿,有趣的是這種店家通常都開得很大間,兼賣午餐、晚餐的麵食和飯,且通常都用套餐的方式銷售,和台灣一般永和豆漿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的多樣化早餐,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格。這一路下來,我倒覺得路邊攤的早餐經濟實惠的多,買個$5~6雜糧餅或幾個$2~3包子,再來個2元的濃稠鮮豆漿,就讓你吃飽飽了。

青旅對面就有公車可以搭到白馬寺,這裡可是要花$35買票入場的喔,我看阿俊拿著多年前未繳回的學生證買學生票,竟也矇混過關,他笑著說窮遊就是這樣嘛,能省則省,矇混不過就買全票,但是成功的話,長期省下來的錢非常可觀喔。


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說到白馬寺,不少游人都會把它和“唐僧取經”的故事聯繫 在一起。例如有人說,唐僧取經路過白馬寺;有人說,唐僧取回的經書放在了白馬寺等。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白馬寺創建於東漢,而“唐僧取經”發生在唐代。從時間上看,白馬寺要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

來這裡前建議先做點功課,標記好要逛的點,才不會浪費時間,我們這天晃了一圈,才發現8景只蒐集到3個,只好再次繞行尋找,逛完佛寺已經12點半了,比預計時間多花了30分鐘,千萬別小看這30分鐘,有時候這30分鐘會大大影響後續行程的參觀品質。

百度搜索到的白馬寺導覽圖,這張是白馬寺的導覽圖,寺廟右側還有一區是通往齊雲塔,左側還有一區是國際佛殿區,都不在此圖內容,但這張圖內容非常詳細,照這圖走一圈,正殿區域就算功德圓滿了。

山門
山門即寺院的大門。為牌坊式拱券三門洞,中門洞高3.08米,寬2.35米,深3.60米,兩側門洞較小。三門象徵著佛教的“三解脫門”,即中為“空門”,兩邊為“無相門”和“無作門”。人們從中門進入寺院,就是“悟入空門”了。

山門外有兩匹石馬,左右相對,石馬1.8米,長2.2米,頭戴轡絡,身置鞍韉,性情溫順,雕工精細,使人一望便會想起“白馬馱經”的故事。然而馱經的白馬功勞巨大,為紀念白馬功德,竟將寺院名為“白馬”,怎能讓“白馬”站在山門外呢?據說白馬死後被隆重埋葬,至今白馬寺還存留著葬白馬的石棺。眼前的兩匹石馬是北宋“太師太保、右衛將軍、駙馬都尉”魏咸信墓前的神道石刻馬,1935年德浩法師住持白馬寺,將石馬遷置於山門前。

從山門進入後,右側是鐘樓,左側是鼓樓

趙碑
《洛陽白馬寺祖庭記碑》,由元代高僧文才撰文,書法亦瀟灑工麗。這是元太祖忽必烈兩次下詔修建白馬寺,由當時白馬寺文才和尚撰寫,至順四年(1333)著名書法家趙孟頫刻碑,立於寺內的,人稱“趙碑”。
從山門進入後,右側是趙碑

斷文碑
西側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馬寺記》石碑。這是宋太宗趙光義下令重修白馬寺時,由蘇易簡撰寫,淳化三年(992)刻碑立於寺內的。斷文碑實際上已經斷掉了,但不是因為斷掉而叫做斷文喔!此碑因為碑文分五節,矩形書寫,非由上而下一長行到底書寫,所以稱為斷文碑,

大雄殿始建于唐宋,元代重建,明代改建。


大雄殿正中置一大型木構閣式佛龕,兩側有樓梯可供上下。大龕雕工精細,全部貼金,富麗堂皇,十分壯觀。在大龕的上層額正中,雕刻著一隻大鵬金翅鳥,展翅欲飛。兩旁各雕三條龍,構成一幅統一和諧的畫面。
木龕內供奉三尊主佛,下為須彌佛壇,其上有三個仰蓮瓣寶座。三主佛大小、形制、風格基本相同,通高2.25米,皆通體髹金,髻如覆甌,發如積粟,面如滿月,作閉目入定狀。胸中有“卍”字,背後有銅質圓形背光。整個形像給人以莊嚴、聖潔、恬靜之感,使人肅然起敬。中間的主尊,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尊稱為“大雄”,“大雄”是佛教的德號。 “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攝伏群魔的意思。因為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大千世界。 “大雄殿”名即由此而來。釋迦佛左側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曾發十二大願,醫治眾生的疾苦,消災延壽。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能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三尊佛合起來被稱為“三世佛”。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對而立的是韋馱、韋力二位“護法神”。左邊的是韋馱天將,右邊的是韋力天將。
十八羅漢
據史載:佛涅槃以前,囑咐了十六位羅漢,讓他們不要涅槃,常住世間為眾生培植福德。這十六位羅漢是:一賓度羅跋羅惰阇、二迦諾迦伐蹉、三迦諾迦跋厘惰阇、四蘇頻陀、五諾矩羅、六跋陀羅、七迦理迦、八伐阇羅弗多羅、九戍博迦、十半託迦、十一羅怙羅、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茶半託迦(見《法住記》和《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五代以後,或加上《法住記》的作者難提密多羅和《因果識見頌》的作者摩那羅多,成為十八羅漢。或者錯將第一尊賓度羅跋多惰阇分為二人,加上難提密多羅(慶友)而作為十八羅漢。或與十六羅漢外加降龍、伏虎二羅漢的。大雄殿內所供的十八羅漢應屬後者(因有降龍、伏虎羅漢)。

大雄殿內的十八羅漢像

從大雄殿往外看,正對面就是觀音殿(位於大佛殿的背面),店外匾額為"慈航普渡"。

接引殿
接引殿內主佛為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文音譯,意譯為“無量壽”、“無量光”。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威德神力和眾生淨業所感而成。其地、樹、花果、樓觀、蓮華、寶池,皆由七寶而成,衣食住行應念而有,無憂無慮,快樂之極。淨土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念佛名號”,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定來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人們也親切地稱阿彌陀佛為“接引佛”。希望他能接引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釋源陳展館,裡面針對白馬寺的歷史、歷代住持以及近期大事均有詳盡的介紹。

館內有很多各國贈送的佛像

到了釋源陳展館,我才知道白馬寺六景,分別是齊雲塔、印度高僧墓、焚經台、清涼台、馬寺鐘聲、斷文埤,有趣的是,問遍全寺(也沒有啦,只問了4個寺裡的工作人員),都沒人知道焚經台在那裡。

國際佛殿區的泰國風格佛殿


緬甸風格佛殿


印度風格佛殿

走過國際佛殿區,再次回到山門,這次目標是齊雲塔,原來從售票口旁的入口進入後,直走就能通往齊雲塔。

放生池

小情侶拍照拍得很開心,不肯讓路,只好請他們入鏡了。

狄仁杰
狄仁杰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復,並於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台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久視元年(700年),狄仁杰進拜內史,於同年九月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唐朝復辟後,追贈司空、梁國公。

通往齊雲塔的路上會先經過狄仁杰墓,我對於狄仁杰的印象全來自於電影,如果不是電影,來這裡見到狄仁杰墓,大概也只會覺得這是一座古人的墓而已。。

經過狄仁傑墓後,要爬些樓梯,穿過菩提道場大門,才能抵達齊雲塔。

穿過道場大門後,會經過大雄寶殿,再往內走就會看到齊雲塔了。


齊雲塔
據《釋源大白馬寺舍利塔錄異記》說:現存之齊雲塔,就是東漢明帝永平己巳年(公元69年)創建的釋迦舍利塔。此外寺內現存宋碑《摩騰入漢靈異記》和佛籍《歷代三寶記》也有關於漢明帝修建佛塔的記載。第一古剎白馬寺,第一古塔齊云塔,可稱得上是中國佛教及其建築藝術長河之源頭雙泉了。

高僧墓
在白馬寺山門之內,東西兩廂圍牆之下,蒼翠茂密的柏樹林中,各有一座弧形青石圍砌起來的圓塚。東邊的一個,墓碑上刻著“聖旨”“敕賜”“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的一座墓碑上刻著“聖旨”“敕賜”“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墓碑立於明代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由“賜進士中憲大夫知河南府事尹明翼”重立。這就是白馬寺六景之一、馳名中外佛教界的印度二高僧墓。
據《高僧傳》記載,攝摩騰原為中天竺人,“善鳳儀,解大小經盛,常遊化為任”。竺法蘭也為中天竺人,“誦經論數万章,為天竺學者之師”。東漢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攝摩騰圓寂於白馬寺,後竺法蘭於六十歲時亦圓寂於白馬寺。

《魏書·釋老志》說:“摩騰、法蘭咸卒於此寺。”二高僧為宏揚佛法,遠離故土,圓寂客鄉,以畢生精力譜寫了中印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最初篇章。相傳,宋代淳化年間,天下大旱,宋太宗趙光義曾命人發二高僧墓以祈雨。墓開之後,但見二高僧“儀貌如生”,隨即便“甘露普降”!


清涼台
清涼台在白馬寺的最後部,是一座磚砌的高台,東西長42.80米,南北寬32.40米,高約6米,雄渾古樸,蔚為壯觀。相傳,清涼台是東漢明帝劉莊避暑讀書的地方。印度騰、蘭二高僧曾在此台禪居和譯經傳教,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就是在這裡譯出的。

毘盧閣
高聳豎立於清涼台上,是白馬寺最後一座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長17.03米,寬11.7米,高約15.5米。殿頂為重簷歇山式,巍峨峭拔,蔚為壯觀。整個白馬寺的軸線建築,前低後高,錯落有致 ,佈局規整,表現出中國古建築群的獨特風格,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寺院建制受到中國傳統府第規制的影響。

毘盧閣內正中置木雕佛龕,龕內佛壇上供奉三尊像。正中主尊為“毘盧遮那佛”,簡稱“毘盧佛”,即“大日如來”。 “毘盧遮那”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光明普照”、“遍一切處”,象徵佛智的廣大無邊。按佛教說法,釋迦牟尼具有“法、報、應”三身。所謂“三身”,即“就境為法身,就智為報身,起用為應身”。 “法身、報身、應身”是三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六祖惠能曰:“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毘盧遮那為“清淨法身”,此身“無處不在”、“無始無終”。盧舍那像為“圓滿報身”,此身“有始有終”。釋迦牟尼佛為“千百億化身”,此身“有始有終”。
毘盧佛的左側站立著文殊菩薩,背後“三昧光”中有青獅;右側站立的為普賢菩薩,背後“三昧光”中有白象。這一佛二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洛陽老街瑞豐園-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傳統名吃。味道純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膩。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名劉呼欄,年70多歲。配料有綠豆粉、胡椒、味精、醬油、醋、木耳、粉絲、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錦珍、食鹽。用小勺舀一些稀綠豆麵糊往平底鍋裡一倒,即成一張類似春捲的薄片,不用翻個就熟,所以就叫“不翻”。把兩張晶瑩翠綠的“不翻”疊著放在碗裡,舀些滾燙的豬骨頭湯澆在上面,再放上些粉條、黃花、木耳等,還要捨得放些醋、胡椒粉,於是一碗不翻湯就做好。

我們點的不翻湯全加,裡面多了很多配料(印象裡有炸丸子、豬血、豆乾絲、肉等),其中炸丸子酥酥脆脆的,泡在湯裡吃挺好吃的。湯底沒有勾芡,和小碗湯相比,比較不那麼濃稠,但是酸味和胡椒味更重,要說好不好吃,我只能說挺有特色的。這張照片是阿俊提供的,為了節約用電,我的手機在白馬寺拍完照就關機了。

吃飽後約下午2點30分抵達龍門公交站,公交站離售票口約800公尺,但是路被封住了,似乎正在施工中,公交站旁有人喊著免費接駁車到遊客中心,於是我們就上車等了。接駁車在原地等了約15分鐘才發車,這車的確是免費送到遊客中心,但有一點頗怪的,就是公交下車站離龍門石窟西山入口很近,不到1公里,但是接駁車把我們送到較遠的東山遊客中心,然後再花$15搭景區車到西山入口,感覺免費接駁是騙我們多花$15的景區車費。全程參觀完出白園以後,往北走200公尺就有公交站,再轉乘其他公交。

龍門石窟參觀重點在西山石窟,建議上午早點過來,陽光從東方照入,參觀時光線較佳。


看一下我用小畫家畫的景區路線圖,應該就會懂我在說啥。紅色是下公交車後直接步行到西山售票處和景區入口的路線藍色是免費接駁車接送到東山遊客中心的路線;綠色是從東山遊客中心搭乘付費景區車到西山入口的路線;黑色是從西山入口經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然後走到東山公交站的參觀路線。


龍門石窟西山的景區入口,參觀須由此驗票進入,看完西山石窟過橋之後,就無法再走回西山石窟了,這點要注意一下。



龍門石窟入口,右邊有個綠色立牌,掃碼之後可以免費連接wifi,關注官方微信,還有全程講解可以聽(龍門石窟語音畫冊,有中英雙語喔,超棒的),相當不錯,這線上講解只有一個缺點,就是聽講解時無法拍照,如果有帶相機來拍照的話就完美了。

龍門橋,又稱龍門石拱橋,仿隋代河北趙州橋修建,1960年修建,1962年完工通車。

石窟北大門,1984年仿漢代雙闕門式修建。

伊河
伊河,是中國黃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源於熊耳山南麓的欒川縣陶灣鎮,流經嵩縣、伊川,蜿蜒於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闕而入洛陽,東北至偃師注入洛河,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全長264.88公里,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

禹王池,池中巨石相傳為大禹治水所用之開鑿工具。

潛溪寺
潛溪寺是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的第一大窟,傳說原來窟內可以聽到溪流的聲音,故名潛溪寺。開鑿年代在唐高宗初年。主室窟呈馬蹄形,穹窿頂,窟高9.27米,深6.72米。供奉七尊佛像,主尊阿彌陀佛,弟子迦葉與阿難,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和兩位護法天王。

賓陽洞區
賓陽洞區由三個主要洞窟構成,即由北向南一字排列為:賓陽北洞,賓陽中洞和賓陽南洞,並稱為賓陽三洞。賓陽三洞均始鑿於北魏時期,由於是統一佈局規劃開鑿的而稱為“三窟”。古人稱讚其為“萬穴列岩壁,三龕獨雄跨。”由於是為皇帝做公德,且有朝廷官吏出面督造,加上有計劃的佈局及高超的匠師技藝,賓陽洞區是龍門石窟北魏時期,皇家石窟的代表。


賓陽北洞
據《魏書 釋老志》中記載:賓陽北洞是公元508至512年,“中尹劉騰為世宗复造石窟,凡為三所”中的一所。也就是說,賓陽北洞是主持賓陽洞工程的北魏宦官劉騰為世宗宣武帝做功德補鑿的洞窟。現在所看到的北洞主題造像應是完工於唐貞觀末年至永微初年,即公元649—651年前後的洞窟。

賓陽中洞
賓陽中洞堪稱龍門石窟北魏期間佛像雕刻之精品,是一所極具藝術魅力和鮮明美學風格的佛窟聖殿。賓陽中洞窟楣作淺浮雕火焰紋尖拱楣,中間刻獸頭,拱兩端為二龍首反顧,拱端下一石柱。柱頭有三部分組成,下部似古希臘艾奧尼亞式柱頭,中部為一朵大蓮花,上部為柱帽,這是龍門石窟所僅有的。在洞窟門道頂部雕刻有兩朵蓮花。南,北壁面各有三層浮雕:上層為一身飛天,中層有二身供養菩薩:下層是二護法天王,北側為帝釋天,南壁是大梵天,相傳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兩位護法天王侍於左右。

賓陽南洞
賓陽南洞於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公元505年開鑿,但洞中主題造像延至唐代初年才完成。洞內最晚造像是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將作監丞牛懿德造的地藏菩薩像一龕,距始鑿洞窟歷時近170年。
洞內主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五尊式。完工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是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借助北魏未完工的基礎上,為其母文德長孫皇后做功德所營造。那麼,魏王李泰為什麼要在北魏營造的三窟之一賓陽南洞基礎上開龕造像呢?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長孫皇后病逝。皇子魏王李泰看準機會,請求出資為母親在龍門開窟造像,以博取“純孝”的美名來爭得李世民的歡心。實際上,他早有覬覦“皇嗣”“奪嫡之意”,與太子李承乾爭奪未來的最高統治權。



伊闕佛龕之碑
伊闕佛龕之碑,因碑首有“伊闕佛龕之碑”六字篆書故名。碑高約3.65米,寬1.9米。該碑上有屋簷覆蓋,下游一龜趺座。其碑首呈橫長方形,碑首的“暈”雕刻有蟠璃紋,正面有二龍纏繞,側面有二龍首相並向下,以示其碑陰也為二龍纏繞,雕刻細緻精巧,如果你仔細觀察,整個碑體的表面,比碑額略低,這原來是北魏賓陽洞的造像碑,是唐朝魏王李泰把它磨去之後,又重新刻上了唐代的內容,也就是為其母文德皇后開窟造像,雕刻了這篇1800多字的發願文。

照片右下角被遮蓋住保護的就是伊闕佛龕之碑




敬善寺
敬善寺是唐朝皇室直接開窟造像的重要洞窟之一。因洞內刻有宣德朗守記室參軍李孝倫撰寫的《敬善寺石像銘》而得名。這篇造像記文字艱澀,又多為溢美之辭,不著邊際,內容十分空洞。不過,造像記中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造像的功德主是紀國太妃韋氏。雖然在新舊《唐書》中並沒有韋氏的記載,但在《太宗諸子列傳》中可知,韋氏是唐太宗的妃子,紀王的母親。


摩崖三佛龕
因其臨山,摩崖造像,且造三佛而稱為“摩崖三佛龕”。高7.30米,寬16.85米,進深8米。為武則天時期所開鑿,輟工於武則天末期。正壁造七尊式,以倚坐式彌勒主尊居中,左右兩側為結跏趺坐佛,這種以彌勒為主尊,三佛並坐的題材為中國石窟中所僅見,是武則天時期所獨有的,新的佛像組合式樣。

這眼鏡妹陰魂不散,總卡位在我要照的地方狂拍猛照、賴著不走,逼不得已只好讓他入鏡。

佛手牡丹石
牡丹石的產地是世界唯一的,僅產於洛陽,距今三至四億年。它的底色為黑色,石體上分佈了很多或白或綠的晶狀體,宛如一朵朵國色天香的牡丹,像含苞似盛開,由此得名“牡丹石”。

隔著伊河,可以看到對岸的香山寺。

雙窯
雙窯因二洞在同一前室窟檐下開鑿而得名。北洞又稱“八仙洞”;南洞又稱“千佛洞”,窟門外主題造像為三尊力士像。南側力士上部是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張敬宗母王婆造天尊像。雙窟內共計240個像龕,有紀年的僅有15龕。雙窟未有造像銘記,所以很難確定準確的開鑿年代。在諸龕中,年號最早的是鹹亨四年,公元673年完成的。因而,雙窟可能開創於龍朔元年,完工於乾封年間,即公元661---668年左右。

萬佛洞
萬佛洞是龍門石窟中標準的唐代石窟。窟頂蓮花藻井分為四層:中心是蓮蓬,二三層是雙瓣蓮花,外層是“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禪師一萬五千尊像龕”的銘記,萬佛洞也正是因為這個題記而得名。最外層則是環繞飛翔的八身飛天。
講解員打趣的說,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可我們龍門石窟比莫高窟厲害10倍,我們有萬佛洞。

清明寺
原名雙獅洞,開鑿於唐高宗時期。該洞為前後室結構,前室平面、頂部為橫長方形,寬3.20米,進深2米。洞頂為淺浮雕蓮花藻井。前室南壁正中刻五層密檐式方形高浮雕塔,塔身像龕,有單身坐佛、觀音、千佛等。第四層簷外有,北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八月題銘。

惠簡洞
惠簡洞是長安法海寺僧人惠簡為唐高宗和武則天所修的功德窟。完工於公元673年,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的673年。惠簡洞主像彌勒佛,面相極富女性的魅力,那豐滿圓潤的面孔,舒展秀麗的眉宇,溫文沉靜的目光,以及那無法掩飾的和藹慈祥的神情,無不顯示出女性美的儀態。這種形象的塑造,寓意著“天女”將要當人間的“女主”。


老龍洞
老龍洞因北鄰老龍窩而出得名。原為自然溶洞,唐太宗貞觀年間開始營造,至玄宗開元年間結束。窟內造像無一定規劃,佈局較零亂。北側一龕是唐永徽元年四月八日洛州淨土寺主智尊造阿彌陀像,本尊結跏趺坐於由仰覆蓮組成的束腰蓮台座上。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內穿僧袛支,左手置左膝上,右手上舉,施無畏印。二弟子雙手合十,侍立於圓台座上。二菩薩頭部殘損,身佩瓔珞寶珠,帔巾橫於腹膝間。龕下層方龕內中間是題記。

蓮花洞
蓮花洞是因窟頂雕有一朵碩大高浮雕蓮花而得名。它開鑿於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公元521年。蓮花洞的洞頂是一個不規則的穹窿形,這朵精美的大蓮花就鑲嵌在窟頂的正中央。它直徑3.60米,厚0.35米,呈三層由里向外蓬勃怒放。中心蓮蓬,蓬面圓形的蓮籽採用陰刻手法,分四層向周圍擴散,看起來像石子擊水濺起的片片漣漪。蓮蓬外周是一圈三層疊壓的蓮花花瓣,花瓣錯落有序,排列規整;最外層是用流水狀的忍冬紋組成的圓盤,同蓮花渾然一體,交相輝映。於是,整個窟頂便組成了一個蓮花世界。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淨”是蓮花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則是超脫的品格。佛教正是吸取了蓮花的這種精神和品格,把蓮花作為佛教的重要標誌,更給佛教增添了神秘無窮的魅力。





奉先寺
原名“大盧舍那像龕”。是龍門石窟開鑿規模最大的摩崖像龕,也是全國石窟中唯一劈開山崖,依崖雕鑿的大型群雕。整個佛龕造像佈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計九尊雕像。像龕南北寬約36米,東西進深40.70米。主尊盧舍那佛,結跏趺坐於八角束腰疊色式蓮花座上,通高17.14米,頭高4米,僅耳朵就長1.90米,比一個普通人還要高出一截。

唐高宗上元二年除夕,時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則天親率文武朝臣駕臨龍門,參加主佛盧舍那的開光儀式。自從奉先寺竣工後,民間就廣泛流傳著唐代女皇武則天與奉先寺的故事。傳說盧舍那大佛是武則天的化身,依照武則天本人的相貌塑造的。民間傳說雖然並不見經傳,但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皇后是賢淑與美麗的化身,而按照皇帝本人的形象去塑造佛像,早在北魏時期就已有先例。




過橋之後,就是東山石窟了,過橋之前有一檢票口,一旦過了檢票口,就不能往回走了。







千手千眼觀音像龕
約在公元760至859年,中唐時期開鑿。龕內觀音身高2.30米,三眼十二臂,身體周圍刻小千手,呈放射狀。手展開,掌內皆刻一眼,俗稱千手千眼觀音,屬佛教密宗所傳“七觀音”之一。又稱“千眼千臂觀世音”。

高平郡王洞因高平郡王造像而得名,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
窟門成方形,兩側各雕一力士像,均向窟口對稱傾斜。窟內壇上主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均在同莖仰蓮座上。本尊阿彌陀佛結跏趺坐。左弟子迦葉,面像完好,神情凝重,一幅老僧形象。右弟子阿難,雙手持一筒狀物於胸前。左觀世音菩薩像,左手提淨瓶,右手曲肘外伸。右側大勢至菩薩,左手心置一花瓶,右手執帔巾一角下垂。本尊下層刻一排10尊結跏坐佛,西壁上中下三排結跏坐佛。上排七身,僅雕出輪廓線,未經過打磨,均施禪定印,中排八身,基本同上層;下層六身,服飾同正壁。前壁西側上下三排結跏坐佛,每排三身,服飾有通肩、偏袒右肩式袈裟,帶有臂釧。東側壁面無造像。






因為下午過來,往西山方向拍照是背光,所以光線真的不太好。

香山寺
平頂山香山寺建於東漢末期,大約在漢靈帝光和年間,比白馬寺晚約百餘年,歷經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由於地處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戰亂的影響,屢毀屢建。上世紀五十年代,還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文革時盡遭破壞,僧人被趕走,殿堂被拆毀,如今的香山寺建築群除千年寶塔和十幾通古碑外,都是文革後依靠民間力量和政府支持逐步恢復起來的。

香山寺不開放打鼓,但是可以敲鐘,捐點香油錢就可以了。


香山寺裡也有蔣宋別墅,我只能說老蔣真會享受。










白園
白園是為了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園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麗古雅。白園坐落於洛陽市城南13公里處的龍門東山琵琶峰上,佔地44畝,這里東西兩山對峙。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過,一橋飛架東西;宛若一道彩虹。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住洛陽18年,雖尊為"少傅",但一生清貧,喜酒善詩,在龍門修香山寺,開八節灘,對龍門山水十分眷戀,死後遵囑葬於此




參觀完龍門石窟後,我們在白園不遠處的伊東河站搭公交,到了龍門大道再轉車回洛陽老街吃水席。我們選擇的店家是鑫鑫水席園,這裡的師傅師承真不同飯店的大廚名師,在多家飯店擔任主廚後自行創業開了這間店,所以這間店也算是水席老店之一,口味相當正宗,價格也相當便宜,4道菜才$38,折合台幣不到$200,真的很超值,我和阿俊2個人把這4道菜吃光光,相當過癮。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都有湯;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鹹、酸辣兼而有之,有機會的話,我想來試試全套水席的滋味。

洛陽燕菜

蓮湯肉片

焦炸丸子

假海參

回程路過清香園(就在我們中午用餐的瑞豐園對面),生意超級火爆。

早餐的永和豆漿,大陸人應該都不太清楚永和在哪裡,但從這品牌到處都有山寨店,就知道這塊招牌還挺響亮的。

回到青旅以後,抓緊時間洗澡,還削了盤花牛蘋果給同房的出差大哥品嘗,臨走前大哥送了我一張北京地鐵卡,感動啊~又讓我再次感受到大陸的人情味。和室友們道別以後,再和櫃檯小妹打聲招呼,大叔我獨自一人到樓下搭公交,繼續我的旅程。

晚上的洛陽站依然熱鬧得很,廣場上一堆人打陀螺,還有個甩鞭子的,感覺有點嚇人。


洛陽站候車室滿滿的人潮,搭夜車的人還真不少。這天之所以選擇搭夜車,一方面是因為車票較便宜且青旅價格也很便宜,洗完澡就離開並不會覺得浪費房錢;另一方面是因為可以節省時間,讓北京的行程走的更悠哉一點。

考量路途遙遠,又是睡眠時間,所以往北京是搭乘軟臥,一間臥鋪4個人,床也比硬臥大些,但是依然不好睡就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